互联网运营请注意,以下是6种神一样的文案优化方案

大话运营 1112 0

还有6种压箱底的优化方法

除此之外,我们还有这6种压箱底的标题优化方法!

1 主推1个卖点

这里有两条优化前后的文案对比。

优化前:这么方便?想学钢琴不用买!全新钢琴,租一天只需3.2元!错过再等一学期!

优化后:太便宜了!全新钢琴租1天只花3块钱,在家学琴超划算!

优化前,文案推了“方便”(还用买?)、“便宜”(只需3.2元)这两个卖点,每个卖点都很好。但是问题在于,用户浏览每条标题的时间不会超过3秒钟,怎么能理解这么多信息?

更好的方法是,对不同的人群推不同的卖点,每次只推1个。

就刚刚这条学钢琴的文案来看,如果我们要投给经济水平一般但又对钢琴感兴趣的用户,可以使用优化后的文案,主推“便宜”这一卖点。

但如果我们要投给生活节奏繁忙但同样对钢琴感兴趣的用户,就适合另外撰写一条文案,主推“方便”这一卖点。

2 瞄准1个人群

这里有两条优化前后的文案对比。

优化前:小初高学生享受名师同步教学,今天免费试听!

优化后:小学生在家也能享受黄冈名师同步教学啦,今天免费试听!

优化前,文案提到了小初高学生,虽然面面俱到,但是用户可能会想,“你的业务倒是很多,但是会不会不专业?”

更好的方法是,对不同的人群投不同的广告,每条文案只针对1个人群。

就刚刚这条名师教辅的文案来看,如果我们要投放给小学生的家长,就适合使用优化后瞄准小学生的文案。

但如果我们要给投放给初中生或者高中生的家长,就需要重新撰写文案,分别瞄准这2个人群。

3 减少认知阻碍

这里有两条优化前后的文案对比。

优化前:美国K-12教学体系,让孩子学习原汁原味纯美语,学习更上一层楼!

优化后:美国小学都在上的课程,让孩子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!

优化前的文案提到K12,虽然很高大上,但是对不了解美国教育的用户而言,K12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,他们没办法突然对它产生信任和好感。

更好的方法是,把广告写得简单易懂,让用户能够很快理解我们所介绍的产品究竟有多好。

在上面的例子中,优化后的文案把“K12教学体系”换成了“美国小学都在上的课程”,让用户一看就明白,原来这个课程是美国的基础课。

4 增强“与我相关”性

这里有两条优化前后的文案对比。

优化前:顺顺留学,全国申请者人均4个offer

优化后:合肥的同学注意了!在这里申请留学平均可以拿到4个offer

优化前的文案提到全国顺顺留学“全国申请者人均4个offer”,用户看到后仍然会心存担忧:“每个城市情况不同,我所在的城市究竟人均拿到多少个?”

更好的方法是,在文案中明确描述用户所在的地域、星座、年龄等,让用户一眼就知道这条信息对自己很有用。

就刚刚这条留学的文案来看,如果要投给合肥的用户,可以在优化时指出“合肥的同学注意了”。

同样地,如果要投给北京的用户,就应该指出“北京的同学注意了”。

5 创造认知缺口

这里有两条优化前后的对比文案。

优化前:同事家孩子每天记单词,成了英语尖子生!

优化后:孩子这样学英语,才能成为英语尖子生!

这两条文案都想用孩子“成为英语尖子生”来打动用户,但是优化前的广告直接在标题中指明了方法——“每天记单词”,用户已经知道了答案,为什么还要去点开看看呢?

更好的方法是,告诉用户一个很吸引人的事实,但是不说它究竟是什么。

在刚刚这个学英语的例子中,优化后的文案卖了个关子,“孩子这样学英语”,但究竟是怎样学?这个问题在用户脑海里创造了一个认知缺口,促使他点击广告搜索答案。

6 拉近心理距离

这里有两条优化前后的对比文案。

优化前:哈佛留学顾问,我是这样帮学生拿到offer的!

优化后:哈佛师兄告诉你,我是这样拿到offer的!

优化前的文案,是站在顾问的角度出发,难免让用户觉得是自卖自夸。更好的方法是,设定一个和用户更亲近的角色,用他的口吻来写文案。

在刚刚这个例子中,优化后的文案从哈佛师兄的角度出发,给用户一种亲近感,拉近了心理距离。

大话运营

发表评论 (已有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