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用户运营?
▌定义用户运营指以用户为中心,遵循用户的需求设置运营活动与规则,制定运营战略与运营目标,严格控制实施过程与结果,以达到预期所设置的运营目标与任务。——来自百度百科
▌理解用户运营就是维护好产品的用户,尤其是核心用户和活跃用户,让他们成为运营的一部分,帮助运营人员完成目标。
用户分为几种?如何界定?
▌核心用户(活跃用户):深度使用、有认同感、有归属感、多次消费。比如我就算是京东的核心用户,因为我买手机买电脑买家电买零食泡面等等都在京东,已经是它的钻石会员了,只要一买东西,就去京东。
▌普通用户(一般用户):偶尔使用、有认同感、无归属感、偶尔消费。拿淘宝来说,男士一般都是普通用户,很少在上面买东西,都是女士在上面买买买。
▌浏览用户(垃圾用户):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,几乎不使用。只浏览,不发贴不冒泡不点赞,什么都不干,说不定只是逛一下就卸载了。
谁是核心用户?
▌定义
真正喜欢、长时间使用产品、并能为产品或者企业带来真正价值的用户,才是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用户。
▌核心用户三要素
(1)能带来资源:内容、订单、创意、产品建议、bug反馈等。
有些用户是可以自产内容的,比如某些网站的写手;有些用户是可以带给你创意的,因为使用社交产品的人本身就对这些东西有一定的想法。
(2)能让你赚钱:购物、订单。(3)能帮你传播:会自发的帮你去宣传。
找到核心用户
▌用户画像:年龄、性别、收入、兴趣、爱好、职业,所在地等。
以脉脉为例。脉脉的定位是商务、职场社交,针对的是工作以后的群体。正常来说,以男性为主,比例大约是6:4——因为大部分女性都被购物网站吸走了。这些人喜欢社交,人脉广,一般都聚集在一线大城市。
再比如蘑菇街,以高中生、大学生为主要的用户群体,这些人大部分是16—22岁的尚未毕业的女生,兴趣就是买衣服包包化妆品什么的,可能有些兼职收入但不会太多,所以不会买高品质高价格的东西,比较注重搭配,看起来美丽大方是他们的主要诉求。
▌通过用户画像,找到他们的痛点。根据用户画像的不同,逐个分析,各个击破。
▌通过产品解决核心用户痛点。
如何获取核心用户
▌杀熟:之前的用户积累。
脉脉第一批用户,像脉脉的产品总监,原来就是搜狗的员工。另外,百度有一个组织叫“百老汇”,就是百度离职老员工的汇总。脉脉也经常在百老汇里挖人。微信、QQ、社区等产品挖人。比如,微信群里有人找合作的时候,把相关人员的脉脉名片发给他,让他去脉脉上去找,那他就也会用脉脉了。
▌跟其他用户重合度高的产品合作。
比如,红点直播要做职场的类似培训的工作经验分享,就会寻找有资历的职场人,这时候你给他推荐脉脉,他就会下载,然后成为脉脉用户。
▌线下地推、线下分享交流活动。
如何运营核心用户
▌配备专门的用户运营人员
▌通过活动满足核心用户需求
(1)线上:加V、积分激励、勋章系统、专属优惠、关怀体系、物质激励,让你获得满足感、参与感和归属感。
加V:属于新浪体系。新浪上有一种人叫“大V”,觉得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加V的,其实是可以,但有些人不想加。高人一等的虚荣感。
积分激励:个人觉得,积分激励方面做得最好的是QQ积分——累积几颗星星就可以变成一颗太阳。脉脉的影响力做得也还行,每天发布的东西越多,影响力越大。
关怀体系:关怀体系方面银行和保险公司做得最好,每到你生日的时候他们都会发条短信给你生日祝福。
专属优惠:VIP特权,让他们得到别人没有的优惠,优惠到一定力度,自然就可以吸引到足够的资源。
(2)线下:线下活动、游戏、分享。针对活跃用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,比如一起出去喝喝茶吃吃饭什么的,单独交流听取意见;针对其他用户,进行一对多的交流分享、沙龙。线下活动可以由运营人员发起组织,也可以由用户自发组织,达到的效果有恋爱、创业、求职招聘、交友等。
普通用户如何运营
▌普通用户:对产品有一定价值,但只限于使用,并不能产生核心价值的用户。比如,微博朋友圈的点赞党、电商平台的普通会员等,他们对社区产品只围观、潜水、看热闹,但不发帖。
线上渠道去维护,为他们增加可操作的工具(点赞、评论、阅读、浏览),优惠券增加复够率等等。
如何唤醒用户群中不活跃的用户?
首先制定一个完善合理的群规,不按群规做事的成员可以直接踢掉。比如让他们修改公司+姓名+职位这样的备注啦,发广告要发红包啦,新人进群要进行自我介绍啦等等。
直接剔除长期不活跃用户。不要觉得不活跃的潜在用户被踢掉会可惜,因为哪怕他们在这个群里,也是不活跃、不发言的,他们对你这个群无意义,是你的无价值用户。
还要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。线下的活动才是最能产生黏度的活动,通过线下的认识交流,会让大家消除陌生感,渐渐变得活跃起来。
标签: 用户运营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